高强度对抗里,谁也没想到,最后能在中国女篮和澳大利亚的这场热身赛里挺到最后的,还得是韩旭。数据还算亮眼,29分钟,13次出手进了6个,15分9个篮板全队最高,已经把能做的全做了,禁区一个人围着对手三四个人挤,哪怕再累,也是直顶到底。主力们状态断断续续,只有杨力维上了点分,其他几个人就像消失了一样,进攻没能打开,防守漏人,篮下不顶,几乎全部靠韩旭硬扛。这一晚上,韩旭并没有输在个人表现,她是真的在救场。
气氛很不一样,这场热身中国女篮本来没那么大压力,澳大利亚只是部分主力到位。赛前媒体吹过张子宇人高马大“潜力恐怖”,但实际她并没有出场,得分的压力全压韩旭头上。王思雨手没有热起来,杨舒予攻防两端节奏没掌控住,几个人场上一晃而过的影子,经常没过三秒就被对手抢下反击点。韩旭不是那种炸裂型的得分机器,打法踏实看重团队,还能扔中远投拉开空间,手上脚下活都比李月汝多一些。这场却成了她的“独角戏”,她在守,进攻又要跟着跑,进了以后还得把篮板抢回来,每一回合都必须全力以赴。
夜里社交平台热议麦克风下的镜头。韩旭下场后直接坐替补席,教练递水她没看手机,整个人一直摆着那种疲惫又不甘的表情,身边的队友都在跟她说话,只有她眼神发直。球迷讨论已经写满不甘,直言主场打不过澳大利亚很正常,但把所有防守、策应、得分三件套全压在一个人身上,韩旭哪能一直这么撑下去。不少人在评论区回播那几年她在WNBA拿到的高光,说中国女篮真正打欧美强队,她出国深造比留在WCBA刷数据重要得多。
回想两年前,纽约自由人那身球衣上场的韩旭,打得极其自信。场均8.5分3.6篮板,不嘛,外线三分命中接近百分之四十五,有场跟王牌队碰头,阿贾·威尔逊一对一不吃亏,得分反压全明星,12投11中,24分8篮板3助攻。这种大场面能力,不是WCBA“横着走”的那种自我感觉好,是在真正高对抗层面上能被认可、能站住脚的能力。那会儿数据已经证明她完全不比李月汝差,甚至移动能力、技术细腻程度这些,属于WNBA版本的现代型大个子。
韩旭自身也开放过选择,薪水、发展空间、生活节奏,现实压力跟理想摆在一起,这几年选择留在国内,比赛稳定、广告资源也跟着多了。但谁都清楚,WCBA整体竞技水平眼看就跟不上外面节奏,中锋被“保护”得太好,进攻篮下甚至没什么人敢贴身顶,许多外援质量明显比不上WNBA球员,国内这一年打下来,韩旭本身压根没多少提升空间。没有更高的对抗,没有顶级强敌刺激,技术、心态都容易“陷进舒适区”。谁打得舒服,谁就呆着不想动,这种状态在今天高强度的那几场硬仗,被翻了出来。
被球迷刷屏最多的就是“可惜”两个字。李月汝在达拉斯飞翼,逐渐稳成首发,直接把第二阵容前锋挤下去,打到对阵自由人、王牌、天猫,也能贡献15+9、20+10这样的数据,争取到越来越多战术资源、上场时间。数据反超韩旭,受重用的程度也水涨船高,已经逐渐成为那边真正的轮换主力,而韩旭这两年打回国内,没回WNBA试水,女篮真正的大赛高强度对线,压力一大,很快就显露短板。
不少评论区里说,她如果还在自由人,跟李月汝一较高下,说不准还真有属于两个人的“WNBA中国德比”,中国球迷在全球最佳女篮联赛里等的那种画面,结果这几年一直没能等到。而现实是,韩旭一身高光数据却全在国内打出来的,等关键比赛,还是要回到对抗和成长慢的联赛面对更难的考验。跟李月汝完全不同的风格,运动能力、面筐技能包加外线投射,这些在NBA型的快节奏风格里才熠熠生辉。
赛后分镜头镜头拍到澳大利亚球员退场,不少女篮姑娘直接低头大步走开,韩旭没走,跟着教练拍了一下肩膀还特意跟裁判微微点头,重新俯下身拉拉鞋带。社交媒体又有人挖出她刚进WNBA期间的采访,说要努力适应高水平对抗,想成为能在世界女篮立足的大个,这番话引发弹幕,“练出去了还得回来巩固,体能技术都不能懈怠”,但现实却是她慢慢选择了躲进温室。
打硬仗真正的价值,就是能告诉选手,她现在站的这个层级够不够。这场球,韩旭在内线强度里的发挥,撑得起核心,但队友整体断档,暴露战术执行力不少短板。眼下女篮缺少第二高度、第二得分点,教练试图轮转多名新手,但效果有限。纯靠韩旭,她能得15分9篮板,下场依然高位防守跟低位取分全干,长期如此也不是办法。
这种困境其实也是韩旭真正“入世”打高水平比赛的倒影。当年自由人那场24+8+3,是亚洲女中锋里在WNBA留下的头部样本,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巅峰暴露在世界最好的联赛,才会被对手、市场和队友真正认可。而在国内这样单方面“躺平”,哪怕再强,也仅仅是自娱自乐。放在国际赛场,这种差距一上来就直接暴露。
教练赛后没怎么批评韩旭,甚至还夸她整体自律拉得满,但嘴里又提到了需要更多人站出来。女篮转型期,伊斯兰姐退下来,新生代前锋还没接班的时候,就只能连结韩旭一人去顶。她如果能继续回到WNBA,继续跟李月汝一样拼内线大对抗,不光个人能力会得到全面升级,对中国女篮整体高度和战术打法也会有肉眼可见的帮助。
本场比赛女篮首败,能抗住压力的不仅仅是韩旭,还包含未来所有需要从高水平赛事中逼出真正实力的中国中锋。15+9只是开始,怎么选下一站路,外界议论早已经没有停过。韩旭继续留在国内,是享受安稳,还是走出国门搏一把,每次大赛打硬仗,只有真正体验了“苦”,彼时的成色才会更足一些。
这样的选择,也是每一个球迷都无数次在弹幕和评论区里替她斟酌过的。你怎么看,韩旭这样的巅峰年华,继续在WCBA里原地踏步,真的不会被耽误掉吗?
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360配资,配资证券开户,恒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